話說國內樓市漸入寒冬,面對政策的持續收緊,發愁的可不只是地產人,還有那些嘗過“買房致富”甜頭的投資客。
我朋友曉亮就算后者,他告訴我:
這幾年股票市場神鬼難測,披上專家外衣的神棍遍地走。
P2P圈子雷暴不斷,攤上個坑蒙拐騙的哭都來不及。
唯有樓市的表現穩穩妥妥,扶搖直上,讓人欣慰,大家自然愿意將手里的鈔票鎖在樓市。
而現如今,國家政策出臺,金陵美夢碎了一地,現實還是慘兮兮。
俗話說由奢入儉難,嘗過炒房來錢快的滋味,再去品那些“慢吞吞”的投資多少感覺索然無味,這倒是和吸毒成癮是同一個道理。
最近,“癮君子”——曉亮盯上了東南亞樓市,聯系了幾位海外置業顧問,得到的信息是:
“投資東南亞樓市,就是投資15年前的深圳、20年前的上海…………馬上要漲價,再不下手就晚了……”
一個又一個為他們量身定制的概念與銷售話術,準確擊中曉亮騷動的內心,據他自己說,差點沒把持住,都準備交定金了。
百萬資金出海,擱大部分人身上都不是小事。
曉亮當時覺得有些心慌,自己去東南亞旅游過3次,走馬觀花罷了,怎么就敢把血汗錢往那兒丟?
躊躇之際,曉亮約我敘舊,順便討論這猶豫不決之事。
我們倆就尋了的一間破舊小館落座,點上佳釀兩杯,佐酒小食若干,聊起了那南蠻之地的樓市。
01
說起這東南亞,自古就是海上交通要沖,往前數400余年,一直都被人爭來奪去,不得安生,直到近30年,兵戎相見之事才慢慢消停了些。
東南亞起點低,進步快,全世界都為之側目,各方勢力巨頭一看有利可圖,紛紛插足,或置業,或辦廠。
巨頭緊后頭還跟著紛至沓來的“小散”,以期淘換點兒肉渣嘗嘗。
現如今,東南亞共有11國,發展上來講是既有領頭雁,也有千里馬,還有墾荒牛,更有井中蛙,不能一概而論。
按各家賬面上的家底攤到人頭上粗粗一算,攏共分為四個梯隊:
第一梯隊包括新加坡與文萊;
第二梯隊有泰國、菲律賓、馬來西亞、印尼;
第三梯隊越南獨占一份;
第四梯隊就是老撾、柬埔寨、緬甸、東帝汶。
02
第一梯隊
新加坡、文萊
先說新加坡,這南洋獅城小巧秀麗,經濟發達,居民素質在鞭子的教導下那是相當的高,教育質量更是不消說,就四個字——蜚聲國際。
獅城房地產大概分為四種,分別是:組屋、公寓、有地私宅、商業地產。
組屋就是政府保障房,這保障房可不是建在窮鄉僻壤,布局詭異的雞肋。
組屋可是成片成片建在配套成熟地段的高樓廣廈。
這類房子價格便宜,政府還給補貼,80%的新加坡人都住在組屋里。
另外,要知道整個國家面積不過兩個北京城區的面積,住的再遠郊也遠不過密云啊。
不過,組屋屬于政府福利,只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可以持有,一個家庭只能擁有一套,轉賣出租都有限制。
所以啊,在新加坡可沒有婚前要房的丈母娘,只有小兩口成了,才有資格申請組屋。
再來就是公寓,外國人倒是可以隨便買,不過這價格齁貴,世界上都排前幾名。
要買?可以!印花稅18%起,這一點就嚇退不少人。
還有一種EC公寓,只有新加坡公民才能購買,印花稅3%,總價還打7折,住滿5年,隨便賣給哪國人。所以你看,若是真要做炒房的營生,也輪不著外國人。
所謂有地私宅,就是咱們說的別墅,通常情況下也只能新加坡公民購買。
不過也有例外,您要是功夫明星兼慈善家,或者著名火鍋連鎖店創始人,并且鐵了心要移民,那說不定就可以。
剩下的就是商業地產,這里咱們不詳談,就說這幾年國際上大家日子都不好過,難不成還指望這玲瓏小國能有大作為?
再者說,獅城95年就是發達國家,溢價什么的,早就被人分干凈了,咱們現在過去,是有肉吃啊,還是有湯喝?
這么看下來,炒房恐怕是難。
這里多一句嘴,移民您可想想好,說著名演員功夫明星早年移民,現如今想落葉歸根,愿花百億重回中國籍未能如愿。這則消息真假未定,咱們不做深究。
第一梯隊的另一個選手是文萊,號稱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,其實是一個純靠賣石油天然氣過活的“君主專政伊斯蘭國家”,還保留有砍手、石刑等傳統刑罰。
國內媒體還將其不收稅、免費教育、1塊錢醫療等等吹上了天,好似人間天堂。
他國政治我們這里不去妄言,就說這文萊續命的石油天然氣,沙特、俄羅斯、美國這些國家互相一較勁,國際油價就抖三抖。
油價一下跌,文萊日子就不好過,但無奈他連話都插不上,只能干著急。
俗話說:“小家咋富,控制不住”用在這里還真挺貼切,文萊人均GDP高全靠人口少。
去那兒投資房產的理由,想來想去好像也只有能離大帥哥吳尊近一點了,文萊咱們點到為止,就不費口舌了。
03
第二梯隊
泰國、菲律賓、馬來西亞、印尼
泰國當年是意氣風發,可自從97年被索羅斯咬了一口,就消停多了。
現在多數人一說起泰國就想到人妖、大象、男人天堂。
其實不然,泰國的命根子在:礦產、大米、汽車制造。
沒認清楚這一點,貿然入場投資無異于“伸著脖子套繩索 —— 自尋死路”。
在泰國,外國人同樣只能購買不帶土地的公寓,置業顧問打的旗號都是:永久產權、自由轉讓、投資回報高等等。
再加上泰國經濟近年來確實穩中有進,乍聽之下令人躍躍欲試。
但說實話,去泰國炒房的人早就換了幾大波了,入場先要當次韭菜是少不了的,哪天韭菜熬成鐮刀了,還可以去割別的韭菜。當然,前提是韭菜沒有爛在地里。
評心而論,住別墅到底是比住公寓舒服的,泰國人也不傻,人家自己買房,0首付,50年貸款,別墅超級便宜。
泰國什么都缺,就是不缺地,泰國人有錢也不買大樓里四四方方的水泥盒子。
所以啊,這鐮刀韭菜的游戲,別指望泰國人來接盤,本質上就是政府給國際炒房客們圈了個范圍,大家抱著同一個目的,互相割來割去。
泰國還算夠意思,留個口子給炒房客們互相割著玩兒。
第二梯隊的其他三個國家:菲律賓、馬來西亞、印尼就不厚道了,政策死死卡住,變著法的讓國際炒房客吃下去的東西吐出來。
菲律賓首先登場,他的第一招就是賣房稅收6%,國際炒房客表示:嗯,還遭得住。
菲律賓第二招就狠了:對250萬比索(約等于38萬元人民幣)以上的房子實行高稅收,達到10%—12%。
只見炒房客聽聞臉色一變,趕緊回國逢人就說:
“怎么樣?小韭菜老弟,菲律賓經濟增速亞洲第一,租金回報率亞洲第一,房價連漲7年了,人口紅利還大,又是永久產權。
菲律賓房產買到就是賺到,我這里正好有一套,大哥家里出事,急用錢,便宜給你了!
哎呀,你再猶豫,我要便宜別人去啦……”
鐮刀是手起刀落,小韭菜老弟心里還美:“得虧我運氣好,人又果斷,否則不可能撿這么大一便宜……”
馬來西亞緊接著登場,這位爺幾十年奉行馬來人與原住民優先的經濟發展政策,為此當初還把新加坡開除了,歷來對海外資本投資態度曖昧。
前兩年,一位來自中國的農民老楊在馬來西亞拿了塊地,說要建森林城市。
一開始很順利,臨交房了馬來西亞總理蹦出來,插了一嘴,意思是:“森林里住的應該是猴子,不是中國人”。
此言一出,把農民老楊驚出一身冷汗,在馬來西亞上下打點,好話說盡才穩住了局面。
周圍那么一打聽,這么釜底抽薪的坑人勾當,不是第一次啦,早有人載過跟頭。
馬來西亞的樓市自從13年底開始,就一直疲軟,經濟表現也不亮眼,政策還放不開。
馬來西亞的海外炒房客們眼看這韭菜就要爛在自己手里,十分著急。
沒人接盤可不行,最后連“風水宗師預測明年馬來樓市大漲”的新聞都炮制出來了,敢情這是開始用智商篩選下一批韭菜了。
接下來是印尼,15年才放開外國人買房的限制,政策簡單直接:
外國人只有30年使用權,不許買二手房。
印尼政府還規定了最低價格,甭管這房產原來市場價值多少,公寓50億印尼盾(人民幣約233萬)起,普通別墅100億印尼盾(人民幣約466萬)起,還不讓貸款。
就這樣,印尼國內還是覺得外國人的購房政策應該再卡緊點。
為啥?因為人家不惜的掙這一時痛快的錢,在東南亞石油出口圈子里,印尼排第一,上面第一梯隊的文萊才排第四。
另外,人家印尼在紡織、旅游、服務業也發展的不錯,論全球GDP總量排名,中國排第2,印尼第16,是唯一一個排名前20的東南亞國家,泰國第26,新加坡第37,您自己掂量掂量印尼為什么有底氣。
04
第三梯隊
越南
這一時痛快的錢有人不惜的掙,也有人趨之若鶩,越南就是,雖然起步晚,發展勢頭可猛。
把越南歸到第四梯隊,著實是委屈他了,所以這里第三梯隊越南獨占一份。
說這個越南,當年就好地區爭霸、兵戎相見之事,有點膨脹,給自己扣了個世界第三極的帽子。
爾后被中國收拾了一頓,這才幡然悔悟,舞刀弄槍什么的,他只能算晚輩,就此老實了,這才開始專心發展。
90年越南“革新開放”幾乎照搬“改革開放”,信奉“黑貓白貓抓的到老鼠,就是好貓”。
越南樓市一開始是自己人買來賣去的玩兒,從93年玩到15年。
后來慢慢覺著自己人玩兒不動了,房價太高了,普通老百姓都徹底斷了買房的念想了。
那咋辦呢?那就加一個玩家吧。
就這樣,不嫌事兒大的越南,在15年的夏天,開放了外國人的購房限制,那叫一個徹底:
出租、轉讓、繼承、抵押,隨便玩啊。別墅、公寓、排屋,隨便買啊。
給的還是土地使用權,50年起步,免費再給續50年。
現如今,人均GDP不到中國四分之一的越南,在房價方面卻追平中國一線城市,就這樣越南還覺得不夠。
前段時間,越南總理來中國還會見了某國字號地產集團的大當家,新聞里說是兩人商量農產品采購。
行吧,要是新聞敢這么說,我就敢這么信。
當然了,越南也沒傻到認準了房地產死磕,人家的紡織、制造業、石油開采的發展勢頭也不容小噓。
這不,把人家文萊從“東南亞石油天然氣出口第三”的位置上擠下去了。
這不,大批“Made in China”慢慢變成“Made in Vietnam”了。
說回越南樓市,這擊鼓傳花,只要能往下傳,大家都能多少揩點油,怕就怕突然刮陣風,砸手里了。
刮不刮風這事兒啊,你我說了不算,甚至越南說了也不算(避嫌,有心自己悟吧),上了船不等于萬事大吉,時刻保持警惕,這是基本道理。
越南樓市存不存在泡沫這事兒,見仁見智,只能說您覺著沒有就沒有吧。
大道理人人都明白,真正能做到的,恐怕也只有親自吃過虧的人。
05
第四梯隊
老撾、柬埔寨、緬甸、東帝汶
剩下的這老四位,可是都位列“世界最不發達國家”,可能相關法律都不健全,屬于極容易“有來無回”的地界。
老撾身處中南半島,卻偏偏一個出海口都沒有,窮的叮當響,地廣人稀。
除首都萬象產權相對清晰之外,大部分地區老撾人搭個窩棚就是他家了。
當地民眾只要不倒霉催的碰上當年打仗留下的炸彈,倒也都活的樂樂呵呵的。
老撾法律規定外國人是不能持有土地的,就這樣還有人打炒地皮的主意。
不少中國人通過掛名的形式,簽下99年租約,再拿來互相買賣。
對于簽租約這事兒,老撾人當然愿意啦,人家自己也搞不清這塊地是不是自己的,等于白拿錢。
這讓我想起了一則新聞:癮君子毒癮犯了,洗衣粉都吸的下去,以求過過干癮。
再來說柬埔寨,這可是老四位當中最有上進心的主,奉行自由經濟,直接美金計價。
柬埔寨對外國資本的管控極為開放,10年放開外國人購房的限制,二層以上的公寓隨便買賣。
在外國資本的狂歡中,獲利的機會一定存在,只是這“外國投資客的賭場”很容易會在一夜之間崩塌。
事實上,表面上的繁榮背后,柬埔寨仍然是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,所有人都是來撈金的,沒人會關心柬埔寨的未來,可勁兒造就是了,因為賭場永遠都不是家嘛。
剩下的兩個國家:緬甸、東帝汶,一個是與中國接壤,到今天為止還內斗沖突不斷,火箭彈亂飛。
另一個,02年才建國,算起來國家都未成年,總統府都是別國援建的。
06
以上,11個國家轉完,我與曉亮的酒也正好喝完,但海外置業這事畢竟不像喝完杯中酒這么利落簡單。
多少人躊躇滿志的進去,就有多少人割肉剮心的出來。
如真要出手,還需記得四個大忌:
其一、切忌用判斷國內房產價值的標準去判斷海外房產的價值,國內尚有南橘北枳的道理,何況海外。
其二、切忌聽信一面之詞,喪失判斷倉皇出手,十全九美的交易多半只是看起來很美好,自己要做足功課。
……
講到這里,曉亮的手機突然來了條微信,是海外置業顧問發來的:
X總,您上次咨詢的房子,昨天被人訂走了。
今天我又幫您去樓上轉了一圈,發現了另外一套,采光與視野比之前那套還棒,價格也有優惠,但您下手可能要快點,我有個同事的客戶正看呢。
我昨晚聽我同事說,很多房產公司高層已經在開會討論上調房價,我有點小擔心,就提前跟你通個風、報個信。
……
看完短信,我和曉亮相視一笑,曉亮笑的是他從初級韭菜變成了高級韭菜,任憑人家說出花來他也穩得住。
我笑的是這頓酒曉亮一定會搶著結賬,我得抓緊時間再點個硬菜。